改性工程塑料之所以发展迅速发展,不仅依赖于改性工程塑料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市场的需求,更是有赖于改性工程塑料的成型技术的发展。
聚合物共混改性起源于1846年,hancock将天然橡胶与古塔波胶混合,制成雨衣,由此提出了两种香蕉混合以改进制品性能的思想,至今已经历了100多年历史。聚合物改性理论由早期简单的定性描述至20世纪90年代的定量描述,改性技术由最初的玻璃纤维包覆制造增强塑料至合金化,分子复合与微观结构分析,以及纳米复合技术的发展。
由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发展,促进了国内改性工程塑料产业的发展,短短十几年时间,从事改性工程塑料产业的企业超过200家,总产量约20万吨。
20世纪50-70年代在高分子领域先后出现了微裂纹理论、多重纹理论、剪切屈服理论和银纹。这些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银纹的产生消耗大量的能量,橡胶粒子和和剪切带的存在则阻碍和终止了银纹的发展,使得材料的韧性增加。
聚合物共混相容性理论是在统计热力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共混聚合物体系的相容性进行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测定共混体相容性方法。
在共混改性聚合物发展的过程中,20世纪80-90年代是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随着汽车,电子,通讯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改性工程塑料的应用不断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促进了工程塑料改性技术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大公司把研究重点放在高分子合金相容性上来,开发出不同合金系统的相容剂,实现了共混高分子合金的实用化。各种聚合物、接枝聚合物的问世,有效的解决共混体系中不同聚合物间的相容性问题,促进了共混合金的发展。
液晶改性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液晶聚合物的出现及其特有的性能为聚合物改性理论与实践增添了新的内容。液晶聚合物分为溶致性和热致性两大类,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如高温下强度高、弹性模量高、热变形温度高、线膨胀系数极小、阻燃性优异等。
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发了动态硫化技术,用于制造热塑性弹性体。所谓动态硫化就是将弹性与热塑性树脂进行熔融共混,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的同时,弹性体被“就地硫化”。实际上,硫化过程中就是交联过程,它是通过弹性体在螺杆高速剪切应力和交联剂的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交联,并分散在载体树脂中。
从加工成型设备看,注射成型机,挤出成型机组的制造技术,近十年来的发展惊人。此外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在提高制品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层注射成型技术实现了同一制件使用不同材料,满足了设备部件对工程塑料的不同要求。
更多精彩分享:【注塑加工vip】聚合物的相容性说明,直接点击。
或者复制链接:
http://www.zhusuoem.com/html/2016/Trade_0317/174.html
南通锦程塑料制品厂官方网站:
http://www.zhusuoem.com/
来源网络 整理者/
注塑加工vip